(新闻中心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党委宣传部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育人主阵地作用,自2025年3月3日起,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在校生推出“场馆里的思政课”——乡村振兴文化馆现场教学。通过沉浸式现场教学,将乡村振兴文化馆打造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引领青年学子在时空对话中感悟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在知行合一中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场馆教学深度解析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的内容,并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知识点,围绕我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育体验。

学校乡村振兴文化馆以多媒体展示形式,串联起中国乡村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时代的奋斗历程,生动呈现了乡村振兴的“五位一体”发展格局,再现总书记对乡村的殷切期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在课堂上,老师深入解读了乡村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讲解了我国多个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感受到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和美好前景,进而明白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是每一个青年学子的责任与使命。此外,该馆也是学校践行高校社会责任的见证,通过展示学校的扶贫成果和荣誉,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与作为。

本次场馆思政课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了解乡村振兴、思考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未来,学校将继续充分发挥高校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与广大青年学子携手在希望的田野上,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