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海热点

首页 / 泉海热点 / 正文

(新闻中心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党委宣传部报道)为全面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拓展思政课教学实践场域,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4月1日起面向在校生开展“场馆里的思政课”——海洋科教馆现场教学。本次场馆教学将海洋科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旨在传播海洋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和生态文明观,激励他们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海洋科教馆采用曲面投影大屏、人体随动滑轨屏等具有科技感的展成技术,以“知海”“爱海”“护海”三大主线为核心,有机串联起海洋知识答题、商渔安全宣教、人海和谐、陆海统筹、挺进深海、驶进远海六大模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海洋的壮美与脆弱,揭示了人类与海洋的共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海洋知识、感受海洋魅力、领悟海洋保护重要性的沉浸式学习平台。

此次场馆教学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核心思想,从生态保护与安全生产、陆海统筹与深海探索、极地科考与全球治理三方面内容展开讲解,让学生在领略海洋科技魅力的同时,深刻感悟海洋强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紧密联系。

课上,思政老师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安全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理念,通过讲解全国各地积极探索的“商渔共治”模式,剖析科技赋能海上安全治理的路径。从北斗导航系统到智慧渔港,学生真切感受到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如何守护生命线,深刻体会到海洋保护不仅是生态保护,更是保障人类自身利益的重要举措。

在陆海统筹与深海探索方面,思政老师结合厦门湾治理的成功案例,揭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生动实践,分析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同共进,引导学生树立“陆海命运与共”的全局观,理解绿色发展不仅是生态保护,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通过介绍我国在深海探索和开发方面的成就,不仅可以让学生萌生民族自豪感,也能促使他们认识到科技自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双重实践意义,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科研道路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

而在极地科考与全球治理方面,思政老师则系统梳理了我国从“极地边缘国”到“科考强国”的发展历程,详细讲解了中国从“规则接受者”到“治理共建者”的重大转变,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海洋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为人类友好利用海洋资源作出更大贡献。

从泉州“商渔共治”的实践智慧,到厦门湾陆海统筹的生态重生,从深海基因宝库的探索,到极地航道的绿色开发,此次场馆教学让学生均感到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这次学习的过程,既是见证科技从“征服自然”转向“与海共生”的过程,也是深刻感悟大国重器背后“科技向善”伦理担当的过程。

  • 地址:福建省石狮市祥芝镇古浮二十区1号
  • 举报邮箱:yj02@qzoiedu.com / 举报电话:(0595)88983105
  • 官方电话:0595-83015559 / 招生热线:0595-83858888
  • 值班手机:18960221860 传真:0595-83015559
  • 船员培训事务:0595-83092113    0596-88960863
  • 退役军人事务:18605952581;13322448896
  • 学校公众号
  • 招生处公众号

Copyright ©2024泉州海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闽ICP备0902186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5810200017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